疫情宣传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在疫情斗争中,为了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我们要担纲主流舆论“风向标”,把中央决策、群众关切和抗疫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打好政策解读“组合拳”,敲响舆情热点“定音锤”,牢牢占据舆论制高点,有效激发社会各界正能量。
关键时刻发出党的声音,重大事件彰显重大作用,这是作为宣传工作者的本业,更是打赢疫情防控宣传战的主责。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做好抗疫战线的思想宣传工作,就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全国一盘棋着眼,从抗疫疫情具体工作着手,把党的声音宣传出去,把群众气力凝聚起来。
以党的声音为令,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到位。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媒体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和“两微一端”等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实时推出了大批有现场、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深入宣传党中央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时披露重要信息,发挥了党的喉舌作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稳定了心神。各级宣传部门要牢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通过“报、网、微、端”等媒体开展全方位宣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定海神针”作用。广大宣传干部要冲锋在前、争分夺秒,讲清政治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讲清应对举措增强必胜信心,讲清事实真相回应社会关切,讲清抗疫故事催生奋进力量,为疫情防控摇旗呐喊、加油鼓劲。
主动发声,增强思想舆论引导力。根据疫情防控战的需要,及时调整宣传措施和宣传重点,确保党中央和各地指挥部的决策部署在第一时间家喻户晓,这是对我们立足高标准、着眼新形势,站在最前沿、冲在第一线做好宣传工作的现实考验。我们要把宣传党的声音作为体现使命担当的主战场,通过开展及时、准确、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社会舆论,担负起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重任,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站好岗、把好关、出好力。
同一个声音,需要不同的表达;相同的抗疫目标,需要不同的宣传方式。
形式要服从内容。怎样丰富传播形态和传播样式,使党的声音成为抗疫最强音,让各村各户、让每名干部群众都感受党中央传递的信心和温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一种重要平台。
“不聚会,莫串门,疫病传播不认人”、“待在家里就是贡献”……各种标语随处见;宣传车、大喇叭、上门讲……多种手段齐上阵;在春节前后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发出移风易俗倡议书,倡导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科学有序专业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工作,助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社会和谐稳定,这就是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落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一个缩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具有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优势,我们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宣传工作,彰显疫情防控的“文明温度”,共筑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疫情防控,志愿有我!广大志愿者要立即行动起来,把宣传党的声音作为当前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将实践阵地作为阻击疫情、联防联治的主阵地,将志愿者作为阻击疫情、战胜疫情的生力军,争做疫情防控的宣传者,争做一线防控的参与者,争做科学预防的推动者,争做网络舆论的坚守者,争做防控新风的践行者。
行动胜于言语,有一种声音叫榜样力量,有一面旗帜叫党员作用。
总有力量让我们破浪前行,总有榜样让我们倍感暖心。要坚持典型引领,深挖掘、广宣传,使宣传思想工作充满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用党的声音凝聚起抗疫斗争的强大正能量。
干部身先示范,群众无私奉献,我们能行!冲在前、抢在前、干在前,不畏艰辛、连续作战,我们能行!焕发激情,提振士气,弘扬正能量,我们能行!“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共产党员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的一番“硬核”表态刷屏了,人们纷纷为之点赞。正是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任务重,哪里就有党员的拼搏。抗疫不分前方和后方,像同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袁涛廖婷夫妇一样,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人也很令人感动。虽然他们不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但一样恪尽职守,在特殊时期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奋斗着、奉献着。
都是平凡人物,却做着伟大的事情,我们要向抗疫中的“凡人”致敬!及时发现和选树一批的模范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精神实质和动人事迹,发出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抗疫“好声音”,进一步弘扬正气、激励斗志,让他们对党忠诚、忠于职守、担当作为、无私奉献的形象更加鲜明,让党的声音更能打动人、更能引发共鸣。(杨庆辉 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