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黄志艳通讯员吴娅丽荀祥会文/图
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
近日,在富源县胜境街道的大街小街,违法违章建筑拆除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未经审批私自搭建、扰乱建设秩序的临时房、简易棚被拆除。
自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开展以来,富源县秉持“全民监督、鼓励自拆、和谐治违、依法拆违”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违法违章建筑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拆违控违管理新机制,有效形成群众共同参与、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城市管理氛围。
拆违工作要顺利开展,群众的支持少不了。富源县城管局及街道工作人员协同配合,通过现场解说、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客观看待拆违工作,让群众明白违法违章建筑的危害性,争取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鼓励群众自行拆除,对于无法自拆的,由街道社区、执法部门予以文明助拆,切实保证拆违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在群众自拆和政府助拆的协同配合下,中安街道金牛小区小黄河沿岸1225平方米、后矿社区大庆小街298平方米、电力小区143平方米违法违章建筑顺利拆除。
“为了大家的生活环境更好,为了河道两旁居民出行方便,当城管部门到店里劝说拆除时,大家积极配合。”中安街道金牛小区一违法违章建筑拆迁户说。
2020年以来,富源县共查处违法建房、临时搭建、私设小斜坡、违建拖把池等各类违法违章建筑650余起,行政处罚10余起,罚款1.9万余元,拆除面积达4250余平方米。对标《富源县乡村违法违规无序建房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后所镇、胜境街道、中安街道乡村违法违规无序建房进行了督查、指导。
“拆”是为了更合理地“用”,“除”是让未来更好地“立”。富源县紧紧围绕“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健全机制、确保长效”目标,不断加大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打击和管控力度,持续开展“两违”巡查整治。同时,坚持拆改结合原则,对拆除后的空地严格实施清场控违管理,实实在在改善周边群众居住环境,助力全县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