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从10月11日持续至17日。
●什么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即“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是为了“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而开展的主题活动,围绕金融、电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网络安全问题,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举办网络安全体验展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每年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2016年3月,经习近平总书记审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等联合印发《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由中央网信办牵头,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共同参与,于每年9月第三周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安周由各省申办,由省会城市承办,邀请党和国家领导出席并发表讲话。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对网络安全工作作出“四个坚持”的重要指示。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便捷和风险同在,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是行稳致远之道。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既舞动创新之翼,又夯实法治之基,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才能有力维护开放环境下的网络安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网络时代的精彩。
●从我做起,织牢网络安全“防护网”
近年来,网络犯罪呈高发态势,多种形式的电信网络诈骗,都是利用普通百姓亲近网络的心理,花样翻新,且能屡屡得手,致使很多家庭和个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国家在不断加大打击各类网络信息犯罪活动力度的同时,也提醒着广大网民,一定要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范,做到“五不”、“两核实”:
不轻信:免费了、中奖了、秒杀了、抢红包了、日赚500了……所有利益诱导性信息都不要轻易理睬;
我是领导、我是房东、我是公安、我是老同学、猜猜我是谁……所有装熟人的都不要轻易相信。
不回拨:客服咨询、详情请拨、专属通道……陌生信息中提供的联系方式,都不要轻易致电联系。
不点击:免费领取、视频相册、工作资料、低价抢购、升级下载、积分兑换……只要是陌生网址,都不要点击。
不透露: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电子邮箱、亲属联系方式、银行卡账号密码、上网登录密码等一切个人及亲友隐私信息统统不可泄露。
不转账:房补、车补、中奖、退税、银行卡积分兑换现金等不要贪,身份不核实清楚不转账。
核实转账请求:他人要求借钱、打款、线上支付、充值等,所有现金往来一定要当面或电话联系本人确认。
核实可疑信息:陌生可疑的短信、电话、QQ、微信、邮件等,只要拿不准,都通过线下营业厅、官方网站等官方渠道核实。
广大网民是网络社会的主体,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主力军。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生态,离不开每个网民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享受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要树立起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坚决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性信息。
筑牢个人网络安全屏障,从自身防护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