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现场。严帅摄
本报讯(记者严帅)5月10日,《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曲靖卷》编纂工作在市博物馆正式启动。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曲靖流传下来众多古代民族文物,存世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重要文化内涵的近现代民族文物,保留了涉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代表性文物。”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范阳表示,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的编纂出版工作在全国各地已有序启动。本次《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曲靖卷》的编纂将注重挖掘反映曲靖历史上各民族通过漫长而深刻的经济交往、文化交流、血缘交融,最终与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发展轨迹。
据悉,《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曲靖卷》将由曲靖市博物馆牵头,11家单位40余人共同编纂,编纂周期预计三年,将收录曲靖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遗存下来的古代民族代表性文物;8个世居少数民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重要文化内涵的近现代代表性民族文物;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涉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代表性文物。
曲靖市博物馆馆长周锐超表示,诸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爨龙颜碑、爨宝子碑、三十七部会盟碑、镂空蛇纹铜剑鞘等都将会收录在曲靖卷图谱中,各种文物图谱会结合传统与现代手段,全方位视角进行展示,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