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茶洪
中心城区新投放运营的共享单车均配备了安全头盔,然而,很多市民在选择骑行共享单车时却对安全头盔视而不见,将其当成了摆设,把自身安全“置之度外”。笔者在曲靖经开区西苑小区红绿灯路口,对工作日早晚高峰佩戴头盔骑行共享单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据统计,早高峰,50名骑行人员中仅有2人佩戴了头盔;晚高峰,50名骑行人员中仅有5人佩戴了头盔。
“没有明确要求。”“戴头盔影响发型。”“懒得戴!”“头盔多人使用,觉得不卫生!”……询问其不戴头盔的原因时,骑行人员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有其“理”。然而,究其根源,还是骑行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共享单车跟摩托车一样,都具有‘肉包铁’的特殊结构,在发生事故时,骑行人员的头部最容易受伤。”一位执勤交警说,“戴好头盔骑行,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据了解,电动自行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型之一。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当事故发生时,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保护作用,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同时,不戴头盔的头部损伤率是戴头盔的2.5倍,致命伤不戴头盔是戴头盔的1.5倍。
头盔虽小但关乎生命安全,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当务之急,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规范佩戴头盔的宣传教育力度,让广大骑行人员深刻认识到规范佩戴头盔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伤亡;同时,交管部门还需加大对不规范佩戴头盔行为的管理力度;此外,交通志愿者应积极对不规范佩戴头盔的骑行人员进行及时劝导,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头盔虽小,安全事大。使用共享单车时,请规范佩戴头盔,切莫将其当成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