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周永恒摄影报道
近日,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持续跟踪监测发现,在念湖湿地筑巢的白骨顶鸡成功孵育出5只雏鸡,这是白骨顶鸡首次在该保护区的繁衍记录。
自5月中旬开始,保护区工作人员就对首次发现在念湖湿地筑巢繁衍的白骨顶鸡进行跟踪监测。近日,白骨顶鸡已成功孵育出5只雏鸡。通过监控视频观测发现,白骨顶鸡雏鸡头部呈红色,颈部为黄色,身体中部至尾部呈黑色;雏鸡刚破壳而出时,正在孵化的成年白骨顶鸡会食用破壳的蛋,并将雏鸡继续保护在自己的腹部;负责觅食的成年鸡会将食物带回巢边,用嘴传递给负责孵化的成年鸡,负责孵化的成年鸡再用嘴给雏鸡喂食。破壳而出的雏鸡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环境适应后,两只成年白骨顶鸡会一只在前一只在后,将全部雏鸡带到附近水域锻炼凫水和觅食。
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的白骨顶鸡为冬候鸟,往年3月下旬便会迁徙到北方繁殖。近年来,会泽保护区逐步恢复扩大湿地面积,修复自然生态环境,部分白骨顶鸡不再迁徙,变成了留鸟。
背景知识
白骨顶鸡为单配制,配对关系仅在繁殖季节发生。其善于游泳和鸣叫,喜欢在水边或水中的植物丛中营巢,两性营巢,每窝产卵5枚至10枚,每年产1窝至2窝,孵卵期14天至24天;两性都参加孵卵,共同喂食和照顾幼鸟,1岁或不足1岁便开始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