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刘光信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如今,会泽县已全面打响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大会战,掀起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热潮——
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会泽县围绕“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完善审批服务便民措施,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解决好审批难、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确保企业“愿意来、进得来、留得下、能发展”。力争到2024年,会泽县营商环境综合指标考核达到全省优异等次,3年累计新签约项目40个以上、引进省外国内到位资金380亿元以上。
会泽县持续加大政策扶持,通过招商引资一批、推进“双创”孵化一批、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市场整治引导一批“四个一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力争到2024年,会泽县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111户、拥有企业数量达16户。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会泽县围绕建设西南地区高原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全国知名文化旅游胜地、全省绿色能源开发利用重要基地目标,打造马铃薯、烟草、生猪、肉牛、新能源、绿色磷化工、文化旅游、劳动密集型产业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在巩固好马铃薯、夏季草莓、软籽石榴、优质燕麦、冷水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会泽县在龙头企业培育引进、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产销对接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加收益链。加快推进10万头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和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建设。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会泽县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持续提升县城品质,统筹推进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坚持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全域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产业、城镇等功能区,形成连接顺畅、城乡互动、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新型城乡融合体系。继续实施城市更新,完善市政配套,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同时,积极谋划高铁新区、以礼河生态廊道建设,提前做好相关规划、土地储备、管控等工作,力争到2024年建成区面积新增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6个百分点。提升者海、迤车、待补等中心城镇发展水平,深入挖掘各地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特色小城镇。
加强社会治理
会泽县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健全矛盾纠纷预防调处综合机制,深入开展重复信访专项整治和积案化解。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构建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对苗头性问题提前预判、提前掌握、提前处置。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开展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认真落实命案防范治理措施,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深化法治会泽建设,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和合理诉求。
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钟屏街道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为什么、对标一流营商环境差什么、我为一流营商环境做什么”“人人都是会泽形象、处处事关营商环境、个个都有营商责任”组织学习研讨。
宝云街道干部职工到辖区企业、商户和居民小区,发放优化营商环境宣传资料300余份,解读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条例,解答群众疑惑,加深企业、群众对营造营商环境的认知。通过微信工作群推送政策、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优化营商环境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内容,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星乡打出服务“组合拳”,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辖区企业健康发展。以渝昆高铁、会巧和宣会高速、五星轻工业园区建设为契机,推动五星与县城产业融合、基础设施联通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将五星建设成为绿色蔬菜小镇,做强乡村旅游、特色花果、肉牛养殖、现代物流、新型劳务五大产业。
迤车镇始终把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当成重点工作来抓,多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潜力,增添发展动能,助推镇域经济发展。在简化程序上做“减法”,整合便民服务大厅,优化政务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在服务内容上做“加法”,建立政企沟通机制,为项目从引进、落地、投产、见效等各个环节提供全程服务,实施“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在监督管理上做“乘法”,强化源头管控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树牢企业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依法依规依程序全过程跟踪监管。
者海镇结合集镇临街商户多、物流网点多、摆摊商户多、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多、公共空间少的“四多一少”特点,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提升市场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处罚曝光违停车辆40余辆,劝导违停行为100余次,划定车位50余处,清理商家占道经营150余处,清理商家违规堆放货物130余处。在者新路、驰宏商业街等主要街道开展“划线管理、文明停放”活动,以良好的风貌欢迎八方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