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融媒体中心·曲靖日报编辑部:0874-3315373 曲靖市融媒体中心·曲靖日报广告(登报、挂失)热线:0874-3315250 曲靖市融媒体中心·曲靖日报投稿邮箱:ynqjdaily01@263.net
您的位置: 曲靖新闻网 >  热点新闻 >  正文

AI声音滥用亟待法律规范

2025年02月18日 14:45:49 来源:人民网

钱立功

新技术的运用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不能以侵犯他人权益,破坏社会环境、扰乱社会秩序为代价。

亲耳听到的就是真的吗?未必。网络平台上,AI声音随处可见。从“张文宏医生”推销蛋白棒视频“走红”网络,后被本人“打假”,到多位配音演员称声音被AI“偷走”,公开维权……“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语音大模型应用的发展,AI合成声音App大量出现,最快只需十几秒便可“克隆”出来。与此同时,AI声音滥用现象愈发突出,不时引发争议。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声音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便捷性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AI模拟声音的技术门槛已大幅降低,即便是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用户,也能够轻松上手操作,目前网络上可以使用的AI声音合成工具,最快只要十几秒就能合成声音。随着算法的不断迭代升级,在高性能设备和高精度模型的双重助力下,AI生成的语音从两年前的“一眼假”升级到如今的“真假难辨”。

然而,AI声音广泛应用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比如,短视频平台曾涌现大量AI模仿某知名企业家声音吐槽热门话题的视频,甚至出现脏话,给当事人带来极大困扰。还有一些商家利用AI模仿明星、医生的声音进行直播带货,严重误导消费者。更有甚者,不法分子通过“偷”声音,仿冒他人亲属声音实施诈骗,不少人因此上当受骗,损失钱财。

虚假声音信息大量传播,导致信息过载和混乱,不仅影响人们对真实信息的获取和判断,还容易引发公众误解与恐慌。如模仿专家的声音发布假的健康养生知识、模仿官员的声音发布政策谣言等,可能扰乱社会秩序。大量未经授权和审核的AI声音内容,破坏网络环境的健康有序,挤压优质、真实内容的生存空间,阻碍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三条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未经允许,任何人不仅不能直接使用,也不能使用当事人的人声音信息的深度合成,如使用AI合成他人的声音发表自己的作品,有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对于“偷”声音乱象必须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当务之急就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制定相关标准,规范AI声音的使用范围和条件等,对滥用技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对“偷”声音者形成有力震慑。网络平台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大对AI声音内容进行的审核,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审核系统,对上传的AI声音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拦截侵权、虚假、违法等不良内容。健全网络举报机制,鼓励广大用户积极参与监督,对于用户举报的问题及时进行核实和处理。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有力地促进了发展,方便了工作和生活,但新技术的运用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不能以侵犯他人权益,破坏社会环境、扰乱社会秩序为代价。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编:马昌、温璐)


[ 编辑: 孙云霞 ]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分享到:
02-18 中国微短剧为何让海外观众“刷不停”?(环球热点)
此外,中国视频平台还开始了新的尝试。从国内剧集登陆海外视频平 ... [详细]
02-18 众多行业“联姻”DeepSeek,将为我们带来什么?
“DeepSeek接入微信、医院等场景带来了资源整合的功能, ... [详细]
02-18 22日起《哪吒2》在港澳地区全面上映
截至目前,《哪吒2》进入全球票房前9。  据国家电影局,今天 ... [详细]
02-18 如何安全回收一部旧手机?(美丽中国)
”中国资环手机回收项目负责人廖欢乐分析。”廖欢乐告诉记者,手 ... [详细]
02-18 航班延误,怎么维护权益(法治聚焦)
上海锦天城(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奚庆分析认为,旅客在购买特价 ... [详细]
02-18 服务区餐饮为何赢不了泡面
  服务区本质在于服务。再次,服务区也应进行改造升级,让传统 ... [详细]
02-17 中国故事新表达,“出海”又出彩
”在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琛看来,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 ... [详细]
02-17 免签扩容激发中老铁路跨境旅游热
”玉约是云南省国际旅行社西双版纳分社的导游,她介绍,此次旅行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