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融媒体中心·曲靖日报编辑部:0874-3315373 曲靖市融媒体中心·曲靖日报广告(登报、挂失)热线:0874-3315250 曲靖市融媒体中心·曲靖日报投稿邮箱:ynqjdaily01@263.net
您的位置: 曲靖新闻网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一种“低成本”就能让心情变好的方式

2025年03月11日 11:08:08 来源:央视网

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结束了一天的忙碌,疲惫的你回到家中,满心渴望着将白天繁杂的工作以及烦恼统统抛诸脑后。于是,你抱起编织篮子,窝进沙发,继续前一天尚未完成的作品。渐渐地,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你的目光完全聚焦在翻飞的手指与五彩斑斓的线绳上,压力与疲惫不知不觉间消散无踪。

其实,这种奇妙的感受并非个例。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很多人都分享过自己或家人被一些手工活动治愈的经历,有些甚至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这些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心理学现象:人类对手工活动的天然喜爱,或许正是开启情绪与专注力“自我调节”大门的神秘钥匙。

做手工,一种“低成本”就能调节情绪的方式

对于众多下班后还要奔赴编织、编结,甚至木工、拓印课程的上班族而言,从紧张的工作状态转换到专注于一件手工活,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做手工并非单纯的机械重复,而是在身体感知与理性控制之间搭建神经通路。它能够改善大脑的工作模式,调节情绪,刺激内啡肽产生幸福感,甚至激活免疫系统。就如同健身爱好者所熟知的“跑步高潮”,手工爱好者也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不同之处在于,手工活动提供的反馈周期更短。以编织为例,每完成一个针脚,都是一次即时的奖励。

美国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凯瑟琳・凯里・李维斯发起的一项研究表明,编织等手工艺制作活动堪称一种天然的抗抑郁剂,它既能减轻人们承受的压力,又能有效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国内学者的研究同样显示,将手工活动应用于抑郁症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精神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此外,手工编织还能提升社会能力,培养兴趣,对情绪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功能的提升。

此外,双手协同的手工活动能够显著提升专注力,这一过程涉及手眼协调训练以及重复性动作带来的心理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手眼协调训练能够激活大脑的多个区域,增强认知功能,进而提高专注力。

同时,重复性动作有助于培养专心和耐心,使手工者更容易沉浸在活动中,减少外界干扰。比如,在手工编织过程中,参与者需要不断调整线材、操作针具,这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还通过反复练习增强了心理稳定性。

从操作特点来看,手工活动虽有一定重复性动作,但并非机械重复,而是在不断积累经验、克服困难,使作品达到更理想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对手工者而言,应对偶然因素、追求最终形态都会促使其专注投入,形成一种主动参与、身心凝聚的和谐体验。

手工疗法,一种优秀的心理治疗辅助手段

手工活动与艺术心理治疗紧密相连,其起源可追溯至传统手工艺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初步应用。

随着时间推移,手工疗法逐渐融入艺术心理治疗范畴,成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编织疗法、刺绣疗法和园艺疗法等与 “动手” 相关的心理治疗方法中,个体通过具体的操作过程,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并提升专注力。

在临床医学和教育实践中,黏土、编织、折纸剪纸、拼贴和雕刻等手工形式已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对于确诊的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手工类艺术疗愈方法具有显著疗效。在重大疾病患者、肿瘤化疗患者中,手工艺疗法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辅助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心理压力,手工疗法提供了一种自然、非药物的治疗方式,能让手工者从中获得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的认同,在心理上感到充实,增强自尊。

此外,社会心理学家还发现了“手工社交”的独特价值。在国内某社区手工坊,超过一半的参与者表示通过编绳活动建立了高质量的社交关系。这种非言语的协同创作,避开了社交焦虑的常见触发点,为现代人提供了“温柔社交”的新途径。未来,随着心理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手工疗法的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场景将更加多元化。

做手工,需要注意这些事

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一些经济成本低、入门容易且难度适中的手工活动,是调节情绪的良好开端。这类手工活动往往不需要昂贵的材料,仅需一些基础工具便可开展。例如成本低廉的毛线编织,通过挑选自己喜爱的颜色和图案,能够激发个人创造力与满足感,从而有效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做手工是为了放松或减压,就不要过于执着于技巧的精湛与成品的完美。不妨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材料的触感、手指的精细动作以及色彩搭配带来的愉悦感受上。倘若对自己要求过高,导致越做越累,那就与 “疗愈” 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此外,无论从事哪种“手工活儿”,都应注意适时适度,保护好颈椎和视力。长时间低头做手工可能引发颈椎劳损,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抬头休息,做一些颈椎伸展运动。

同时,保持良好的坐姿,使用合适的光线阅读说明或模板,避免眼睛疲劳。手工时长方面,建议每次不宜超过一小时,尤其是对于视力和颈椎较为敏感的人群,适时休息有助于缓解身体疲劳,保持心情愉悦。

通过合理安排时间,注重健康保护,做手工不仅能成为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还能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带来更多乐趣与放松。


[ 编辑: 冯雪妮 ]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分享到:
03-11 你带的午饭真的健康吗?带饭上班 5个注意事项要知道→
(来源:健康中国)。为了给自己的健康储值并节省开支,很多上班 ... [详细]
03-11 多所“双一流”大学宣布扩招 理工科非常重要 文科也重要
以上这些分析,并不是呼吁有更多的文科,而是学科之间一定要跨界 ... [详细]
03-11 “AI医生”能取代医生吗?听听医药科技专家学者怎么说
比如说现在我们拿到这个药物靶点以后,可以通过AI来预测蛋白质 ... [详细]
03-11 养老服务如何才算是来到“家门口”
因此,“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就是非常值得期 ... [详细]
03-11 乡镇新定位,将带来哪些改变(乡村全面振兴好光景③)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乡村全面振 ... [详细]
03-11 @全省高考考生 模拟志愿填报即将开始
考生按批次(段)进行志愿填报,各个批次(段)志愿填报完成后, ... [详细]
03-11 云南2025年高考改革后考试模式、填报志愿有哪些变化?权威解答来了
03-11 自助+AI,台球经济的科技“加持”
中式台球各项赛事奖金屡创新高,2024年中式台球国际大师赛总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