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尹路仓)近年来,马龙区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的思路,加快推进城乡“两污”治理,持续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不断提高城乡“新颜值”。
马龙区以提升城市污水综合处理能力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的原则,持续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污水管网质量管控和养护管理,持续提升污水收集能力和处理效能,力争到2026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6%以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9.5%以上,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
马龙区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利用为先、注重实效、经济适用”原则,采用“低成本、易管护、可持续、效果好”的治理模式,实施了一系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不断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持续提升治理成效。按照“控三区拓一面”的工作思路,突出厕所粪污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两个重点,科学规划建设污水管网,分区分类合理选择处理方式,力争到2026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3%以上。
马龙区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按照“截污控源、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的工作思路,逐条河道、逐个点位细化整治方案,集中力量持续打好“黑臭水体歼灭战”。协同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农村污水治理,实施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水产养殖尾水、工业和服务业废水、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排查整治“四乱”问题,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水质监测,确保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力争今年底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省级监管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马龙区着力补齐生活垃圾治理短板,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持续健全“户减量、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不断完善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力争到2026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集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