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恩智
鹦哥溜索距离金沙江江面约270米,横跨两岸的长度约480米。读高中的时候,地理老师给张开敏他们讲鹦哥溜索是亚洲最高的溜索,还给他们看了鹦哥溜索的图片。张开敏起了好奇心。想着和她同班的同学陈利兵家正好在鹦哥村,2008年的那个暑假,她起了去鹦哥村的念头。联系后,陈利兵告诉她,先从巧家县城坐车到四川省布拖县的冯家坪村,然后走一段路,就到了鹦哥溜索边。溜索另一边,便是昭通巧家县鹦哥村,陈利兵还邀请张开敏去他家玩。坐溜索过金沙江,再爬一段坡就可以到他家。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张开敏买了一张到冯家坪村的车票,来了。
两根钢缆绳,两端挂于金沙江岸,悬横在江面上空。一个溜箱,又悬挂在缆绳上。箱里,已站进了一些人。看着悬崖边的溜箱和悬崖下的滔滔江水,张开敏犹豫了。她想站进去,又害怕站进去。看着乘坐刚才那一趟溜索的人安安稳稳地到达了对岸,溜箱又载着那边的人,安安稳稳地过来后,张开敏才敢踏进溜箱。她进得还有些急切,仿佛担心慢了,溜箱就站满人,就站不上去了。脚踩上去,溜箱脚下的木板开始响动,张开敏的心悬了一下,仿佛,那木板会碎裂,会让她一脚踩空。
钢缆开始抖动。哐啷一声响后,溜箱开始移动。张开敏的心跳急剧加速,仿佛心就要跳出胸口。她抓紧箱框的铁条,像抓住某根救命的稻草,眼睛紧紧地闭着。她感觉她在往某个地方下坠。她甚至在心里预想,会不会坠到江面上去。她的衣服,被风吹得凌乱。她感觉到了,但她没有去理会它。她的整颗心,仿佛没了依靠。如果溜箱会坠落至江面,她希望快些。
溜箱当然不会坠落江面。滑至差不多是江中心的上空,溜箱开始爬升。这爬升的感觉,让她悬着的心有了着落。她睁开了眼睛。看着周边的人跟没事一样,还有说有笑。她有些不好意思。
又是一声哐啷响,溜箱顿了一下,停了下来。
张开敏悬着的心,随着跨出溜箱的脚步踩在地上,彻底踏实了下来。而看着迎向她的陈利兵,她的心,又产生另一种不同寻常的也不同于乘坐溜索时的跳动。
顺着陈利兵指引的方向看去,山上的村落并不远。但走起来,不但脚步放不开,还常常向前走三步,滑退两步。从江边到陈利兵家,那一趟他们走了四五个小时。走那一趟回去后,张开敏的腿脚过了好多天还酸还疼,还打颤。来过这一趟后,她就不想再来第二次。只是,在这里,她找到了陈利兵往外冲的劲头的根源。是这种冲劲,引起了张开敏对陈利兵的注意。以至于后来,张开敏不但又来了,最终还成了一个鹦哥村人。
陈利兵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大学,而张开敏,榜上无名,去了广东。在外打工的张开敏,与就读大学的陈利兵谱写了一场网络上的恋歌。陈利兵大学毕业,辗转考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牛角湾乡政府工作。2015年,张开敏与陈利兵结为夫妇,来到了鹦哥村。这一来,她就完完全全成了一个鹦哥村人。
最初,张开敏并没想过要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鹦哥村人。她知道,自己嫁的是陈利兵,而不是这个村庄。她打算结了婚后,要么跟随陈利兵到牛角湾生活,在那边做点生意,要么接着外出务工,或者做什么生意。去了牛角湾,张开敏却没有留在牛角湾生活。因为女儿的出生,她回到了鹦哥村。
2017年8月,张开敏被动员进入鹦哥村村委会工作。那时,中国大地上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脱贫攻坚。入户走访,核查民情,挖渠引水,开山辟路,修房建桥。偏僻落后、地势又险峻的鹦哥村,因基础设施的薄弱、欠缺,以及村民相比于其他地方更加贫困,需要做的工作就更多。
修通于2011年、从鹦哥村至茂租村的坑洼不平的土路,已在2016年硬化成水泥路。而在国家“索改桥”大潮中列为改造项目,在鹦哥溜索旁新建的金沙江大桥正在施工。原来的鹦哥村,公路只通向邻近的茂租村。从茂租村上来,到了村委会,就秃了。处于另一个方向的其他村落,村民出行,依旧行走在羊肠一样细小、险峻、逼仄而又陡峭的小道上。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从村委会所在地往另一个方向延伸的公路终于开始修了。那是一条修在悬崖上的公路,完全像在悬崖上打栈道,要在笔直而又坚硬的山崖上,一点一点开过去。短短五六公里路,竟然修了3年才修通。
往茂租村方向,我们走到了村子的边缘。我想用脚步去走一走,用眼睛去看一看,那段五六公里却修了3年时间的公路。我们开始往回走。这时已是夜幕初降,放眼眺望,山影绰约。除了蛐蛐在路边鸣叫,整个村庄显得宁静祥和。就连山下奔流的金沙江,似乎也在夜色中隐去了,听不见一点点的声响。
走在这条现在已经硬化的平坦公路上,张开敏给我讲着她曾经进村入户的经历。那年月,对这里的人来说还是人背马驮的时代。他们赶街,要去山后一个叫油房的集镇,拿红苕、芋头等农产品去卖。天不亮就出门,从“手扒岩”上去,经过真正的翻山越岭,卖了背去驮去的农产品,买上需要的日用品回到家,已是夜色浓重。
而张开敏去新田村、放牛坪村入户,走一趟,单边要走两个多小时,来回就要四五个小时。为省下花在路上的时间,她常常去一趟,就在农户家吃,在农户家住,直至完成工作后才回家。
一次返回途中,从上面轰隆轰隆地滚下的石头吓得张开敏以为她再也见不到女儿,见不到家人了。原本让安全员打了招呼,开挖机的师傅以为人都过去了,没留意走在后面的张开敏,就继续作业。一时,大大小小的石头雨点般往下方滚去。跑,张开敏只能不顾一切拼了命地往前跑。前面的同事嘶声向上喊停,却没能喊停滚落的石头。好在,张开敏躲过那一阵滚石。惊魂未定的张开敏大口喘着粗气,心扑通扑通跳,一时浑身无力。她一步都不敢挪动。但她又不敢停下,拖着绵软的腿脚,继续往安全地带移去。
这样的险境,对于张开敏而言,时有所遇。在这山间小路上,时不时就会有山上的落石滚下来。
路。都是路的问题。说到在鹦哥村的生活,路,让张开敏最为感慨。
进入村委会后,为便于到茂租乡政府开会和进村入户办事,张开敏学会了骑摩托车。去乡政府的路弯道多,又急,最初骑行,她要骑一个半小时才能到乡政府。渐渐地,随着道路变好,车技渐熟,她能一个小时左右就骑到了。
去年,他们家买了辆轿车。陈利兵让张开敏学了驾照,把车留给了张开敏。而他自己往返于牛角湾乡政府和鹦哥村时,就骑摩托车。路好了,又是开的轿车,从鹦哥村去乡政府,张开敏四十多分钟就能到。
溜索,已不再是鹦哥村出行的唯一通道。开车行驶在自己见证并参与改变的道路上,望着金沙江边停摆的溜索,想着自己第一次乘坐溜索和前来陈利兵家的步行情景,张开敏既感慨,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