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玖雅
对面那座山,我遥望了很多年。每当站在窗前,抬头远望时我就会看见它。像一道巨大的绿色屏障,那座山矗立在凤仪坝子的东边。
清晨进办公室,看向窗外,就能看见绯红的太阳一点点怯怯地升起,而美丽的云霞,已经把天空和大地映得无比绚烂。连绵起伏的山脉,苍黑遒劲的剪影,都清晰地影印在广袤的天地间。
雨季,我喜欢在工作之余临窗而立。巍峨的山、缭绕的云雾奔来眼底。空蒙天地间,雨丝弥漫如织,如杏花烟雨江南。淡烟疏雨处,山脚下的村庄隐约可见,高速公路上疾驰来往的汽车穿云破雾。一切都染上水墨般的淡色,一切都在宁静祥和的氛围中。待到雾散云开,一条巨大的七色彩虹乍现眼前,飞架山峰,把天上人间连接。
秋高云淡时,湛蓝如洗的天空仿佛无垠的海洋。山色横侵,漫无际涯,那抹翠绿与湛蓝自在相拥。洁白的云朵随意漫步,一会儿在高天上飘荡嬉戏,一会儿又悠闲地在对面山坡上空漫步,抛撒下斑驳的影子。金色的阳光下,那舒缓黛青的山坡,是谁密针细线绣出团团花儿?那一团团花,风移影动,姗姗可爱。
不论哪个季节,卧龙似的山最引人注目的是立在山顶的风车发电机。根根端直挺立的“银针”上,永不停息的小叶片,不疾不徐地旋转着。此时的天空,好像一座无比宏大的舞台。无论风晴雨雪都无声旋转的风车,给人世间表演着关于时间永恒的哑剧——天空邈远,时光缓慢,我心悠然。
我远望这些山的时候,心里就充满奇异的渴望,想亲自翻越它,看看山那边的世界。
有一年初冬,我们开车前往。沿乡村公路盘旋而上,车子辗转来至一处峰顶,终于见到了“银针”的真身。临近而观,一下子,它从小人儿变成钢铁巨人,从遥远的神话回到了现实的故事。我用手抚摸着风车发电机结实的杆身,抬头仰望几十米高的风车叶片,想象着它们如何把南来北往的山风,转为灯火万家的光明。继续前行,一块平坦低洼之处,有一个变电站。随行的工程师说,风花雪月的大理,“风”的确名副其实,大力发展风电非常合适。风电因不能直接运输,所以在这里加压,才能安全地远程输送到千家万户。
回城路上的公路边,到处是苹果园。园内,果树的枝叶疏疏朗朗,那些还未采摘的苹果俏立枝头。这里的苹果可不简单,看似丑,吃着甜。说它不简单,是因为当地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原因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使苹果糖分多、口感脆。又因为果面粗糙,斑疤突起,颜色深红淡绿,样貌“丑陋”而被称为“丑苹果”。如果你咬一大口丑苹果,看到内里透明的果肉,那就是冰糖心。它给你带来的舌尖上的享受,可是无与伦比的。
我们来到一家挂着“糖心苹果”招牌的果园。这是以糖心苹果为主的生态果园,还兼营出售土鸡、土鸡蛋、土蜂蜜等特产。鸡是林下鸡,靠各种虫子、杂草和少量的玉米来喂养。鸡粪和落叶是果树的肥料。鸡能为果林除虫。蜜蜂采苹果花和野山花来酿蜜。整个园子形成一个天然的良性生态循环,因此,鸡是纯正的土鸡,鸡蛋是正宗的土鸡蛋,蜂蜜是真正的土蜂蜜,连苹果也是无公害的土苹果。每年11月,正是苹果糖分最高的时期,来山上采购的商人络绎不绝,而平时买鸡蛋蜂蜜的人,不绝如缕。
我们亲手摘果、过秤,心满意足地看着为整个冬天储备的两大袋苹果。随后,和园主聊了起来。他是杨柳村留守老人,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孙子离家读书。他自豪地说,果园实现了他和老伴的经济独立,他家的鸡巢都在苹果树上,鸡白天下地抢虫子吃,晚上抢着飞上鸡窝休息,个个都是运动健将。
辞别立体式的苹果园,我们驱车前往杨柳村的高山草甸区。近前,溪流潺湲,草儿青青,山花烂漫,白云低垂得像要亲吻人的脸。此情此景,我忍不住想要顺势躺倒打滚撒欢。远处的村庄屋舍俨然,白墙黛瓦熠熠生辉,楼房顶上阳光如瀑,太阳能管反射着光芒。大山深处的人家,不再是贫穷闭塞、蓬茅陋屋,而是生活在令人羡慕的坐拥自然山水的家园里。
草坡上,牛羊星星点点,只是不见放牧人。山峦壮阔如海浪凝固,松涛阵阵若诗人沉吟,我不禁赞叹——江山多娇。此地,仿佛一个远古而浪漫的梦。这里是人们娱乐休闲的桃花源,家门口专属的阿勒泰。夏季,当山外炎热难耐时,这里仍是鸟语花香、凉风习习,一如人间四月天。宜人的气候,常引得人们呼朋唤友,来此休闲,享受山野生活,临走时再购买喜爱的农特产品。来这里,抖落的是一身疲惫,携归的是清风明月。维护卫生的村民说,既要保护好高山草甸,又要持续向外界开放,村委会在管理方面,可是有一套完备的制度的。
站在窗前,回想着甜蜜往事,欣赏排闼而来的美景,我仿佛闻到一股清甜的苹果香,从遥远的山间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