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彦朱昆林康译文/图
“过去烧柴做饭,屋子里全是烟;现在用电做饭,家里干净整洁,再也不用辛辛苦苦上山砍柴了。”日前,在会泽县者海镇盖胜村,村民张桂琼谈及生活变化时,感触颇深。
盖胜村是一个远离集镇的村落,距离者海镇政府虽只有15公里,但需翻山越岭。在交通不便的时候,村民往来赶集,单边就要2个多小时。600户村民,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大山中。
由于对外交流受限,物资运输不便,村民生产生活用能主要靠上山砍柴。每年冬春农闲时,所有人家都要花上一个多月时间,集中到山上砍柴,每户人家每年需要三四吨木柴才够全年所需。由于长时间砍伐,森林遭到严重破坏。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与电力的支持下,村民积极践行“以电代柴”。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会泽供电局主动作为,扎实推进电网建设,近10年来,在者海镇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80余公里,配变容量提升至7.96万千伏安,供电可靠率达99.7%,彻底解决当地“用电难”问题。10年间,者海镇生活生产用电量大幅增长,增长率达22.6%。
张桂琼夫妻是村里的肉牛养殖户,养殖着24头肉牛,耕种着40亩地,年收入超10万元。张桂琼说:“记忆中已经很久没有停过电了,如果没有电,家里的粉糠机、铡草机等用电设备就无法使用,仅靠我们夫妻俩,根本无法照顾好这么多牛,也难以耕种这么多土地。”
在盖胜村,因村民不再上山砍柴,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早年间一些牛车行走的山路已草木丛生,看不到路的“模样”,连折断的树木也无人捡拾。
靠着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者海镇积极发展林下种植产业。村民借助现代化电力设备,精准调控温湿度,培育出高品质的食用菌和中草药。同时,电力驱动的灌溉、烘干、冷藏等设备,使当地农产品在产量和质量上实现了双提升,经济效益显著增长。
在五里牌村林下作物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大球盖菇、羊肚菌。基地种植负责人张洪说:“以前靠天吃饭,现在有了电力抽水灌溉系统,大球盖菇亩产从1500公斤增至3000公斤。”更令人欣喜的是林下种植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延伸——电力驱动的烘干机、分拣机落户村庄,三七、黄精等药材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初加工,加工后的药材价格提高了40%。全镇3200户农户通过“林地入股+劳务分红”的模式,年均增收8500元。
目前,者海镇林下种植规划面积2000余亩,实际种植1500亩,年产值超3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站在海拔2400米的观景台远眺,一条条输电线路与森林交织成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者海镇作为乌蒙山区小镇,通过“林下经济+电力升级”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双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