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尹永权董学莲
五月的会泽县,天蓝地绿,天气凉爽。当晨光穿透薄雾洒向田间地头,一棵棵松花菜犹如盛开的绣球花,美丽动人。在这片红土地上,每天有100余吨新鲜松花菜从这里出发,12小时内就能到达川渝地区,被当地群众做成菜肴摆上餐桌。
早晨六点半,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就热闹起来,3辆大巴车整齐停靠在小区门口,等待居民上车前往会泽县乐业镇罗布古社区蔬菜种植基地务工。
从会泽县大海乡小江村搬迁到金钟街道新城北二区红石岩社区的师祖国今年55岁,在蔬菜种植基地负责蔬菜运送工作。“早上有大巴车到小区里面接我们,中午基地提供午饭,晚上大巴车又把我们送回小区,每个人每天能挣100元,我觉得蛮好的。”师祖国高兴地说。
记者走进蔬菜种植基地看到,工人们三五成群地在田间地头忙碌,他们一只手紧握菜刀,另一只手轻轻地拨开菜叶,小心翼翼地采摘松花菜,随即对摘下的松花菜进行装筐、搬运、分拣、装车。
乐业镇拖落村的彭泽凤和“姊妹”们在蔬菜种植基地里劳作,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彭泽凤说,这些天家里的农活儿已经做完了,她就和村里的“姊妹”们来基地收菜。“老板提供午饭,工钱当天现结,我每天能挣100元。”彭泽凤盘算着,除去车费每天能剩90元,一个月下来,自己也能在“家门口”挣2000多元了。
在蔬菜种植基地的另一边,100余名工人正对未成熟的松花菜进行捆绑。会泽岭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玉福告诉记者,公司的700亩松花菜已陆续进入采摘期,预计产量达1500吨。“我们应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定期开展机械化植保作业,今年的松花菜产量预计比去年多10%左右。”郑玉福说。
上午10点,在蔬菜种植基地,来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的客商张美琼正仔细查验工人们刚采摘的松花菜。“这种松花菜最适合做火锅食材,我主要将它们销往成都市场,每天要外运20吨左右。”张美琼介绍,她做蔬菜生意已经10多年了,积累了一定的销售经验。
“我这次来会泽县乐业镇拉菜已经有一个星期了,目前已经外运了130多吨。”张美琼说,会泽的蔬菜品质好、口感佳,深受成都市民的青睐。
近年来,会泽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种植,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据郑玉福介绍,会泽岭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乐业镇、上村乡、鲁纳乡、五星乡、迤车镇都有蔬菜种植基地,总面积有1000多亩,主要种植松花菜、辣椒、番茄、西瓜等。“这些天我们公司在采收松花菜、种植辣椒,每天用工400多人。2024年共发放工人工资400余万元,今年新建了蔬菜基地,用工量还会不断增多,能有效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郑玉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