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啟任 文/图
近年来,会泽县大桥乡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探索多元共治模式,将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组织联动、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实现了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走出了一条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大桥乡坚持“党建+”理念,构建“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的治理体系,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两污”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大桥乡农村“两污”治理实施方案》,将治理任务纳入村级党组织考核指标,层层压实责任。开展“党员先锋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河道清理、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自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场次,参与群众超1000人次。推行网格化管理,设置党员责任岗69个,实现“两污”问题巡查、反馈、处置闭环管理。
大桥乡打破“单打独斗”模式,构建“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社会监督”的协同机制,整合资金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座,铺设污水管网57.45公里,建成小微湿地7个,“大三格”化粪池16个,“小三格”化粪池1601个,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795座;建立“村民议事会”,制定《村规民约环保条款》,开展“美丽庭院”评比,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聘请乡贤、人大代表担任监督员,定期开展农村“两污”治理满意度测评,问题整改率达100%。
大桥乡聚焦农村“两污”治理痛点难点,实施分类治理。在污水治理方面,推行“雨污分流+集中处理+资源利用”模式,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实现循环利用。在垃圾治理方面,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体系,配备分类指导员84名,推广“积分兑换”激励机制。落实“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巡查+长效化落实”工作机制,联合执法队、生态环境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
大桥乡注重完善制度保障与文化培育。制定《大桥乡农村“两污”治理长效管理办法》,明确设施维护、资金保障等细则;开展“支部联建”“环保课堂”“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村民满意度达98%。
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大桥乡农村“两污”治理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从“短期整治”到“长效管护”的转变。